近年来,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,就是一些分布在东南沿海城市的民营企业正在撕掉贴了近30年的“代工厂”标签。前有从深圳华强北山寨摊位里走出的智能硬件企业,后有广东澄海“企二代”“企三代”共同推动的玩具外销与国潮化,最近又有一个标志性事件:“莆田鞋”图形集体商标获准注册。这些昔日的代工企业,正聚力打造品牌,直扑产业链上游。
曾被斥为“假鞋鞋都”的莆田鞋业正是我国民营制造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群体性样本。上世纪80年代末,位于沿海地区的福建莆田因其人力成本、地理位置和技术传统的优势叠加而获得投资建厂,生产、加工世界知名品牌运动鞋。进入本世纪,大量无授权的莆田制假冒运动鞋充斥市场,败坏了莆田鞋的名声。这样的故事在全球产业链中本属司空见惯,但“莆田故事”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接下来的走向:产业开始致力于将“假冒伪劣”这四字一点点清除。
“莆田鞋”的正名之路应该怎么走?你有什么看法?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2-4-28 12:40:30编辑过]